还记得 2023 年那个掀起全民热议的小猪妖吗?它带着 “我想离开浪浪山” 的迷茫与渴望,撞进了无数观众的心间。如今,这股 “浪浪山风” 再度强势袭来,以更加宏大的姿态登上大银幕 —— 动画电影《浪浪山小妖怪》于 2025 年暑期档震撼上映,为我们带来一段别样的西行传奇。
这部电影脱胎于口碑爆棚的动画短片集《中国奇谭》开篇之作《小妖怪的夏天》。短片中,小猪妖身为浪浪山底层 “打工人”,在妖洞的残酷环境里,一边承受着繁重工作与上级压榨,一边怀揣着对山外世界的向往,其经历引发了大众强烈共鸣,豆瓣开分高达 9.5,单集播放量轻松破亿。而电影《浪浪山小妖怪》并未简单地在短片基础上扩写,而是另起炉灶,在原有的故事背景下,构建了一个全新且充满想象力的故事。

影片主角不再是小猪妖孤身一人,它拉上了几位同样平凡、被宏大叙事遗忘在角落的小伙伴,组成了一支别具一格的 “草根取经团”。有沉默寡言、深度社恐,身形高大却极度内向,跟人说话都会发怵的猩猩怪;聒噪无比,出发时堪称十级话痨,却要在 “取经队伍” 里扮演沉默沙僧的黄鼠狼精;还有吐槽不停,一心只想在 “大集团” 里当颗安稳螺丝钉,即便踏上取经路都舍不得扔掉大王洞工牌的蛤蟆精。他们毫无大圣的金箍棒、哪吒的风火轮那般强大神通,甚至连名字都未曾被人知晓,可就是这样一群 “nobody”,在既定命运的齿轮下,勇敢地踏上充满荒诞与荆棘的西行之路,试图找寻属于自己的意义。

创作团队在角色选取上别具匠心。电影里的蛤蟆精和黄鼠狼精从短片里不起眼的龙套,摇身一变成为主角,而原本与小猪妖一同在熊教头手下做事的兔子精,因兔子形象在动画影视中过于常见,为了选取真正边缘化、从未当过主角的 “无名之辈”,最终由猩猩怪替代了兔子精的位置。导演于水表示,“大圣是猴,队伍里得有两个和师徒四人稍像点的,不然一路遇到的人太容易被骗”。就这样,四个画风迥异、性格天差地别的小妖怪走到了一起,各自带着难处与盼头,开启这场疯狂冒险。
从故事架构来看,《浪浪山小妖怪》巧妙借助《西游记》“九九八十一难” 的闯关模式,让小妖怪们仿照西天取经路线,在原著劫难情节的缝隙里历经成长。他们一路状况百出,被真妖怪追打,又被错认成唐僧差点下锅,鸡飞狗跳的冒险中,满是生活的酸涩与无奈。可正是这种荒诞喜感,深深扎根于现实土壤,引发观众强烈共情。就像小猪妖,短片里是悲催 “打工人”,电影中又化身四处拉人入伙的 “创业者”,于水通过这些角色,精准展现出普通年轻人面临的困境与挑战。

在视觉呈现上,电影完美延续了短片的水墨美学风格,并在此基础上全面升级。由超 600 人组成的制作团队,精心绘制超 1800 组镜头、打磨 2000 多张场景图,创造性地将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意境与电影镜头的光影空间感融合。画面中古意盎然,松石、远山、村庄皆水墨氤氲,人物则用工笔细腻勾勒,同时融入现代绘画的光影、色彩与空间透视,打造出 “水墨意镜”,每一帧都宛如流动的东方美学画卷。为了让小猪妖耳朵在风中颤动得更加真实,团队甚至将国画技法逐帧拆分,足见其用心程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