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草莓看看

变美如同开挂,但游戏未必通关

2025-03-12

自我客体化(Self-objectification)‌这一概念最早由心理学家 和 于1997年提出,自我客体化意味着当一个人过于关注他人的看法,并将其内化为自己评价自己的标准时,就会逐渐将自我客体化。说人话就是:把自己活成了别人眼中的“我”,用他人的评价来定义自己的价值。比如:发朋友圈前反复P图,生怕被吐槽“脸大”“腿粗”; 开会发言时满脑子想 “这种说法会不会得罪同事”,以至于将自己的观点 说 得很含糊; 穿衣服优先考虑别人会怎么评价颜色和品牌,而不是自己穿着舒服。

在自我客体化之后,你是商品,别人就是顾客;你是练习生,别人就是评委;你AI,别人就是教你做事的用户。为什么你觉得活得累?因为自我客体化副作用比想象中的更严重。决策困难,社交恐惧,自我否定,情感内耗,都是因为过于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而造成的。为了维护自认为的“完美形象”,我们一再否定真实的自己,而去扮演别人最可能喜欢的样子,其实为难的只是自己。

高度自我客体化的人,就像极端减肥爱好者,喝一口水都担心别人说“你又胖了”。

最新文章

这次真的完全颠覆了他“行走的荷尔蒙”的形象!

明星

 

阅读17227

短剧盯上长剧优质IP

影视

 

阅读13896

《韶华若锦》剧情新颖且引人入胜

电视

 

阅读15009

《刑侦12》一张一弛,塑造多面的“双雄警探”

电视

 

阅读12179

《折腰》的感情线,就在这样一个各方纵横捭阖的大背景下展开

电视

 

阅读10617

2022 icaomeis.cn 冀ICP备20013543号-4